边晓亚
作者: 时间:2019-05-08 浏览:
基本情况 | 姓名 | 边晓亚 | 性别 | 男 |
|
出生年月 | 1986.01 | 职称 | 教授 | ||
学历学位 | 博士后/博士 | 博导/硕导 | 硕导 | ||
电话 |
| ||||
bianxy@wit.edu.cn / wit_bianxy@hust.edu.cn | |||||
学习与工作经历 | 1. 学习经历 (1) 2005/09-2009/07,本科,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统计学专业 (2) 2009/09-2011/06,硕士,华中科技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运筹学与控制论专业 (3) 2011/09-2014/06,博士,华中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岩土工程专业 2. 工作经历 (1) 2014/06-2016/07,华中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博士后 (2) 2016/08-2018/01,武汉工程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讲师 (3) 2018/01-至今,武汉工程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讲师、副教授、教授 | ||||
主讲课程 | 《土力学》、《地下建筑结构》、《基础工程》等 | ||||
归属学科 | 土木工程 | ||||
研究领域 | 1. 软土固化技术与软土地基处理 2. 边坡、路基、桩基等岩土工程结构稳定性分析与灾害防控 3. 废弃混凝土、磷石膏等固体废弃物在岩土工程中资源化利用 | ||||
论文著作 | 1. 科研论文 (1) Xiaoya Bian (边晓亚), Haodong Yang, Hui Liu, Zhiyao Xu, Rongjun Zhang. 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improvement of sludge by vacuum preloading-stepped electroosmosis method with prefabricated horizontal drain. Geotextiles and Geomembranes, 2024, 52(4): 753-761. (SCI收录) (2) Xiaoya Bian (边晓亚), Chaoshen Mei, Lin Wu, Zhekun Zhao. Experimental study on synergistic treatment of dredged sludge with cement-waste concrete fine aggregate. 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 2023, 409: 133903. (SCI收录) (3) Xiaoya Bian (边晓亚), Haodong Yang, Kun Duan, Rongjun Zhang, Lin Wu. Study on effect of equivalent initial water content on dredged sludge treated by VP-FSCM. Transportation Geotechnics, 2023, 42: 101077. (SCI收录) (4) Xuyong Chen, Xiaoxiang Wu, Xiaoya Bian (边晓亚, 通讯作者), Qiaoyun Wu, Shukai Cheng, Chengqiang Ren. Evaluating the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of pervious recycled aggregate concrete incorporating pozzolanic additives under acid rain attack. 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 2024, 411: 134507. (SCI收录) (5) Lin Wu, Xiedong Zhang, Xiaoya Bian (边晓亚, 通讯作者), Guoming Liu. Effects of concrete materials on the vibration of the adjacent tunnel and surroundings by DEM and experiment. 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 2022, 335: 127477. (SCI收录) 2. 技术专利 (1) 边晓亚, 赵哲坤, 陈旭勇, 段坤. 一种用于精确测量灌注桩桩底沉渣厚度的仪器, 2021.12, 中国, ZL 2021 2 0972651.2. (2) 边晓亚, 赵哲坤, 陈旭勇, 陈嘉伟. 一种自动式可循环使用的钢筋笼固定装置, 2022.1, 中国, ZL 2021 2 1491607.6. (3) 边晓亚, 郑昆鹏, 陈旭勇, 陈嘉伟. 一种用于室内试验的可调节压桩速度的压桩装置, 2022.1, 中国, ZL 2021 2 1491869.2. (4) 边晓亚, 赵哲坤, 陈旭勇, 陈嘉伟. 一种用于钢筋笼的吊放装置, 2022.1, 中国, ZL 2021 2 1491881.3. (5) 边晓亚, 任成强, 陈旭勇, 徐雄, 程书凯, 吴巧云. 一种混凝土耐磨测试装置. 2022.7, 中国, ZL 2021 2 3168270.8. | ||||
承担项目 | 1. 科研项目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项目名称:废弃混凝土再生微粉基固化剂-再生骨料协同固化疏浚淤泥宏-细-微观力学特性及固化机理研究,2025/01-2028/12,主持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项目名称:高灵敏性人工软土地基打入桩承载力时变规律及可靠度设计研究,2021/01-2024/12,主持 (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项目名称:“低掺量水泥固化高含水率黏土”地基非破坏性受荷时沉降特性及可靠性研究,2018/01-2020/12,主持 (4)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项目,项目名称:建筑固废碳化资源利用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2024/03-2027/03,参加 (5) 湖北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项目名称:废弃混凝土资源化利用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2020/08-2022/07,参加 2. 教研项目 (1) 2024年湖北本科高校省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本科教育项目),项目名称:“数智化人才培养”背景下智能建造专业“五维”协同人才培养体系改革与实践,主持 (2) 2024年湖北本科高校省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研究生教育项目):省属高校专业学位研究生研究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参加 (3) 2023年湖北本科高校省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本科教育项目):“三个一流”建设背景下土建类专业核心课程“多元融合”建设的教学改革与实践,参加 (4) 2023年武汉工程大学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名称:基于“四个课堂”构建面向土建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三全育人”思政教育体系,主持 (5) 2022年武汉工程大学教学研究项目,项目名称:工程教育背景下《土力学》课程思政教学方法研究与实践,主持 (6) 2021年武汉工程大学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名称:校企共建研究生工作站机制下研究生国际化素质教育创新与实践,主持 | ||||
获奖及荣誉 | 1. 2023/12 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成果名称:多源固废协同制备低碳混凝土关键技术及应用,二等,6/10 2. 2020/05 河南省教育厅科技成果奖,成果名称:沉渣缺陷桩竖向承载性能分析及可靠度优化设计方法研究,二等,2/11 3. 2023/12 武汉工程大学2022-2023学年“百佳导师” 4. 2021/12 武汉工程大学2020-2021学年“百佳导师” 5. 2021/04 武汉工程大学“优秀青年提名奖” 6. 2019/12 武汉工程大学2018-2019学年“优秀班主任” | ||||
社会服务 | 1.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分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 2.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分会土力学教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3. 国际土协会员 4. 中国建设教育协会会员 5. 湖北省土木建筑学会专家委员会委员 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通讯评审专家 | ||||
其他 | 1. 指导研究生获批武汉工程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 (1) 第十二届:段 坤(2019级)、陈家乐(2019级) (2) 第十三届:赵哲坤(2020级)、郑昆鹏(2020级) (3) 第十四届:杨昊东(2021级) (4) 第十五届:吴安阳(2022级) (5) 第十六届:夏君健(2023级) 2. 指导本科生获批武汉工程大学大学生校长基金 (1) 第十二期:白俊龙(2015级) (2) 第十五期:王 宁(2018级) (3) 第十六期:丁兆宇(2019级)、吴昊天(2019级) | ||||
下一篇:王亚军

